首页|学校概况|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招聘|招生就业|文化江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正文
学校二届三次教代会暨工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时间:2020-10-20

守正创新 聚焦一流

扎实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第二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党委副书记、校长 左铮云

20205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去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校建校60周年的喜庆之年,更是我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奋进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目标,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1.上级领导真切关怀,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等省部级领导20余人次莅临我校考察或对我校建设发展作出批示或指示。省委书记刘奇同志调研考察学校香疗研究院,考察德兴、兴国、峡江等热敏灸推广基地,并给予了充分肯定,给予我校极大鼓舞。学校主要领导参加全省“双一流”建设工作座谈会、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推进会等重要会议并作典型经验发言。学校声誉不断扩大,相关排名逐年前移。(1)在2019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9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报告》中,学校中药学全国排名第9位(为6星级世界高水平学科),中医学全国排名第8位;全国一流学科位列江西省第2位,与南昌大学同为拥有一个中国最好学科的江西高校。(2)在2019软科学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有3个学科上榜,中医学排名第6位,稳定在全国前列。(3)在江西省本科高校教育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名中,位列第四,其中两项指标位列第一。(4)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2012-2018)”排行中,我校位居全国医药院校第2位、全国中医药院校第1位、江西省高校第1位。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其中新华社连续刊发5期报道,面向全球推送,浏览量达450万人次;《江西日报》《中国中医药报》6个专版,《中国中医药报》3个头版头条,江西卫视新闻联播10余次报道我校情况。

2.省部局共建成功获批,江西中医药教育的大事喜事。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复函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这是我省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我校办学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校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获得更大支持,为未来发展提供崭新的平台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3.隆重举行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了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回顾了发展成就,凝聚了人心力量,为学校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指明了方向。各级领导、嘉宾近千人出席大会,收到捐赠款近4000万元。校庆期间,成功承办2019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等活动,向全球直播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校庆纪念大会和“杏林华章”校庆晚会,观看人数突破百万。

4.中医药国际化影响不断扩大。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议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精神要求,大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相关筹备工作,积极做好论坛组织、中医药文化馆建设、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工作。二是大力推进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共建“中乌传统医学中心”,推进其打造成为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三是抓好“欧洲(葡萄牙)中医文化体验中心”建设,该项目于20199月份正式揭牌运营,反响良好。四是推进“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建设,全年接待了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叙利亚复兴党副总书记希拉勒希拉勒、保加利亚驻上海总领事等12批次120余名外国政要和多国大使。

5.学生素质教育成绩突出。成功获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被认定为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在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主赛道“高校集体奖”和115铜,列全省本科高校综合排名第一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获奖层次及总数排行榜第1位。在全国中医药院校行业最高赛事——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中,获唯一的团体一等奖。

6.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召开了本科教育工作大会。中医学、中药学、药学3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排名前列,10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被评为省优势专业,2个专业被评为省特色专业。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8个专业排名第一。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大力度提升教学质量,取消了毕业清考制度。改革教学标兵评选办法,首次增加“实践教学”赛道,共遴选教学标兵10名。

7.热敏灸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获批组建“江西省热敏灸技术应用与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出版发行《热敏灸技术标准》,成为世中联国际组织标准。与10多个市县区,开展中医药产业与热敏灸相关技术合作。完成了21项艾叶产品的生产标准备案和10个艾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在新余、鄱阳等地完成了2万余亩艾草种植技术指导。指导建设了德兴花桥镇、峡江金坪民族乡、兴国方太乡等热敏灸小镇建设。每天在江西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热敏灸公益广告。

8.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提前完成“两年见形象”目标任务。建设300平方米的“江西中医药大学香疗研究院”,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精油提取设备。推动12个经典名方有序开发。参加香山科学会议,推进智慧中药与智能定制研究工作。参与我省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分院的建设工作。

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出台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各单位(党总支)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班子围绕7个专题,深入基层调研34次,帮助师生群众解决了20个实际问题。24个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中帮助师生群众解决了136个实际问题。具体整改了80多项具体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校主题教育特色做法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发报道60篇,在江西日报“晒整改”栏目选用3篇,省委主题教育办简报选用7篇。

10.巡视工作顺利开展。去年10月,省委第六巡视组进驻我校。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巡视的重大意义,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接受了省委巡视组的监督检查,确保巡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1.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经省市县多轮考核检查及第三方评估小组检查验收,我校定点帮扶的萍乡中院村、兴国分水村正式退出贫困村序列。学校获评省派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扶贫工作经验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理论学习不断推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年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8次。举办了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班和基层组织书记培训班。多种形式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狠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医药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夯实。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各项党纪党规条例,修改完善了直接联系群众“四个一”工程。举行了“七一”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开展了“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缺失问题”专项整治、典型模范选树学等各类活动,向省委组织部和教育工委推荐“新时代‘赣鄱先锋’”9人、“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2人。

三是宣传思政工作再创佳绩。为全校师生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举办“青春告白祖国”、歌咏大会等各类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江中青年”荣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社团、江西省十佳校园新媒体。“江中青年”新浪微博2次荣获全国高校团委排行榜第一。荣获江西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层层压实压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修订学校《巡察工作办法》,制定《巡察工作方案》,对4个二级基层党组织开展了校内巡察。深入开展未巡先查先改和专项督查。完成全校二级基层党组织调研和处级干部廉政谈话的全覆盖,建立健全了处级干部廉政档案。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人。加强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检查和督查。持续深化“三转”,积极推进纪检监察与审计部门分设。大力推进纪检体制改革,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进度均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五是统一战线力量不断强化。成立学校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学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江西中医药大学民族宗教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全年共发展新成员15人。1人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十届委员会委员,8人当选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2人当选省政协常委。

(三)学科科研成效突出

1.学科建设发展提速。中药学、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潜力值已达80.5%。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改革发展资金项目6项,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163万元。

2.科研水平不断攀升。全年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13项。

一是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江西药类该奖项零的突破。

二是首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该项奖励位居全国高校第59位,中医院校第2位,江西省高校第1位(江西仅有3项获奖)。

三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2个项目获得近3500万元资助。近三年,国家重点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共获5项,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三位。

四是杨明教授牵头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与装备研究”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全国仅有的6个一等奖之一。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五是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六是全年获批各类平台6项,其中,“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获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共64项,全国中医药院校仅4项、江西省3项。新增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年获批各级各类项目346项,获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38项。

七是29 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有力推动江西省中药新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全年横向课题签约87项,合同经费 3512.62 万元。

(四)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2人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面上项目7人,创学校历史新高。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5人,其中博士19人,柔性人才10人。委培博士研究生27人。遴选出第二批“扬帆计划”、第二批“1050青年人才工程”人员。开展“知行合一”班、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等各类师资培训工作。教师赴国内外访学研修(3个月以上)总人数25人。岐黄国医书院、附属医院联合申报并获批为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基地。

二是各类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2018年度全省高校节能考核优秀单位。顺利接受2019年我省平安建设综合治理考评。连续七年获评“全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荣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才人事工作先进集体”。财务管理进一步实现“应用移动化”“服务自助化”。完成土地房产清查登记工作,盘活房产资源,提高了公有用房使用效益。全面完成了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及管理情况的考核评估。完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全年共完成编制控制价19 项,涉及金额9012万元。完成工程结算审计项目39 项,审计金额5197万元,审减金额599万元。全年校风学风明显提升,开展智慧大讲堂、“我与书记面对面”、“校长约吧”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召开共青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

三是各类教育稳步推进。本科教育方面,学生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57项,获竞赛奖励经费13万余元。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标赛等各类全国赛事中,均斩获1个或多个一等奖。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获江西省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其中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2奖),二等奖3项。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展中医专业学位、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国家抽评均合格。获省级研究生项目立项32项、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3门。继续教育方面,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班60多期。获省成人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新增2个联合办学单位。国际教育方面,挂牌成立学校国际教育学院马来西亚分院和加拿大分院,获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项目,今年开始招生。韩国世民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韩医药生物博览会“特别贡献奖”。独立学院方面,积极推进科技学院转设工作,新建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一批新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成功承办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医药院校发展研讨会。招生就业方面,针灸推拿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专业纳入省内一本招生。一本招生省份由2个拓展到15个,一本招生规模比率由上一年的17.42%增加到41.59%。举办大型招聘会4场,小型专场招聘280余场,联系近千余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3000余个。加强网络云就业市场建设,入驻学校网络云就业平台的用人单位2251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考研升学率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

(五)附属医院发展态势良好

附属医院全年完成总收入13.42亿元,其中业务收入12.81亿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88%。顺利通过“三甲”复审考核。获批为我省唯一一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微信公众号在全国中医院中排名第3位。治未病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万,成为华中地区中医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

第二附属医院全年实现总收入1.34亿元。比上年增加2711.62万元,增长25.28%。针灸康复科获批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开展8项新诊疗技术项目,隆重举办首届膏方节大型义诊活动。20194月,学校与南昌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共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六)民生保障与和谐校园建设再添佳绩

学校切实用好用足政策,教职工收入保持稳定。及时发放全校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精神文明创建奖、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奖、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奖,为离休干部增发了基本离休费,为离退休教职工发放了生活补贴和集体福利。稳步推进留学生(人才)公寓、中医药文化馆等重大工程项目。投入近340万元,为教室、实验室安装669台空调;投入240万元,新建一条双车道道路实现人车分流;投入830万元,对学生宿舍、食堂、阳明校区道路等进行改造;为学生发放各类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共计4920万元,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处理群众信访40余件,办结率100%。顺利召开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成立江西校友会、海南、川渝校友会,完成温州、浙江、上海、广东、赣州、苏州校友会换届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夯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需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建设工作有待取得更大突破;热敏灸推广力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国际化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需要不断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和挑战还有待全校干部职工共同面对,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为推进“健康中国”及中医药强省建设,助力我省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学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世界中医药名校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年。

2020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动力源,以中医药国际化为突破口,以提升发展质量为着力点,着力固根基、强优势、补短板、扩影响,精准攻坚关键指标,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夺取抗击疫情全面胜利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全力打好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强省建设、民生实事“五大攻坚战”,为世界中医药名校、中医药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确立这一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是基于目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以及学校实际,基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目前,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蔓延,中医药人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了中医良方,成为了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中医药在中国的抗疫经验在全世界分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或批示,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西省委省政府正积极推进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512日,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我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他强调,江西中医药大学要发挥更大作用,提高站位、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努力成为汇聚培养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宝盆、技术成果研发转化的新高地、推动中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天时、地利已具备,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力攻关键指标,突破发展瓶颈,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按照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学校制定了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作风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推动教育方法制度化、教育成果长效化。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校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按照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做好主题教育“回头看”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2.切实加强巡视整改工作。认真抓好省委巡视的整改工作,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问题导向,扎实进行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本领,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

4.加强和改进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有效推动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大对思政品牌项目的培育力度,形成具有江中特色的思政品牌。持续推进文明校园、法治校园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主体责任。

5.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抓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扩大学校试点范围。根据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学校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进一步落实好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6.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贯彻落实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团代会、学代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完善统战工作制度,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宣传教育和检查落实, 召开民族宗教专项工作会议,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7.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压实压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持续开展校内巡察工作。加强纪律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突出政治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二级单位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强化二级单位纪检监察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二、高度重视,全面部署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要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强化组织领导,组织专门力量全面落实防控各项工作。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失职失责问题,依规依纪严肃处理。要科学应对疫情,强化应急准备,加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疫情摸排,重点做好师生开学前后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要切实加强防控物资储备,强化值班值守工作。严格信息报送制度,落实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为国家和江西省防控工作献计出力。做好我省医疗救治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附属医院抚生院区)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舆论导向。

目前,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国外防控形势仍不乐观。我们还要守严守牢防线,实行常态化防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守正创新,全面聚焦一流,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将紧紧扭住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战略重点,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围绕改革发展“五大攻坚战”,努力实现“四个新突破”,即:努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在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

(一)坚持以本为本,努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落实中医学、中药学、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针灸推拿学等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规划,积极推进针灸推拿学、中药制药、生物医药工程、护理学等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积极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员参与,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

二是启动“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完善“书院”一贯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继续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为抓手,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开展医学类专业毕业考试改革,切实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

三是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好“双创”平台,不断推进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积极承办好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积极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攻坚关键指标,努力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着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2020年是省一流学科建设的攻坚之年。要以省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引领,对未完成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分解,全校联动,全力推进。在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团队、“四青”人才引进、发表SCI论文的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硕博士研究生国际交流与访学等方面要取得重要突破和重大标志性成果,确保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1%,为省一流学科建设圆满验收奠定基础。全力以赴做好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力争学科评估排名前移。

二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策划、凝练和培育力度,寻求重点突破。力争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5-4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科研经费新增长。争取三大检索突破210篇。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项、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力争横向签约100项以上,合同经费突破3800万。

三是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在省部级及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上实现更大的进展。继续做好各类人才的培育工作,推进第三批学校“1050”人才工程培养。依托学校中医学、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师资博士后的招收力度。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推进青年教师访学研修“扬帆计划”。推行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提高专任教师博士比例。

(三)坚持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国家级平台优势,推进多学科科研融合发展。积极申报建设热敏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推进教育部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中药制剂、炮制、热敏灸等优势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加强中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力度,大力开发中药制剂,鼓励中药与现代食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交叉融合创新。

二是大力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湾里核心区建设。继续推进核心区打造成“五个高地”。加强我校香疗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三花一叶”研究。继续推进中药绿色、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与产业化研究、中药精油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中医食疗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化等,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市场化。

三是大力推进热敏灸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和指导“热敏灸小镇”建设。推进企业艾草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为热敏灸相关企业开展艾条、灸具、灸器等研发;进一步加快完善热敏灸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推广普及热敏灸知识。

 

四是拓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成果。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高校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校办产业管理,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学校各附属医院建设,着力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抚生院区传承创新项目建设;提升抚生院区医疗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抚生新院区建设。加大二附院支持力度,巩固三甲创建成果,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第四附属医院建设与发展。

(四)服务“一带一路”,努力在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96月提出的“中方愿意适时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精神,大力推进在南昌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相关筹备工作,积极做好论坛组织、实地考察、中医药文化馆建设、志愿服务、翻译等工作。积极协助筹备做好“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促进会”的成立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共建“中乌传统医学中心”,建成颇具规模的国外中医中心,打造成为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

 

三是继续抓好“欧洲(葡萄牙)中医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积极将其打造成为欧洲集“中医药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中医药体验、医疗服务、科研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中心。

四是进一步推进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建设。扎实推进突尼斯中医中心、瑞典北欧中医中心、瑞士热敏灸分院、加拿大热敏灸分院、韩国世明大学孔子学院、英国中医气功治疗中心等海外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

五是不断加强与国境外大学的合作,积极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学生交换和教师访学。不断提升留学生教学和管理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四、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大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对学校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完善,修订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制定附属医院章程;制定并完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管理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二是推进省部局共建任务落实。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意见》。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逐项落实。大力推进成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高校;申报中医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中西医结合和药学博士授权点;建设国家级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和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重大项目;创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争取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对“十三五”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把省委书记刘奇同志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十四五”规划和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科学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四是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做好第四轮事业岗位上岗后续工作以及第三轮绩效岗位聘任工作。试点推行二级院部考核。注重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体系。树牢“以学生为中心”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双惟领航”育人工程,深化“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继续拓展一本招生省份。加强就业指导与帮扶,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考研升学率始终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列。

五是提升资源使用效益。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加强非税收收入和存量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开源节流”和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加强对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压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五、聚焦民生大事实事,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把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继续用好用足政策,保持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继续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困难党员慰问。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完善离退休人员管理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对贫困学生帮扶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力做好对口帮扶萍乡市中院村、兴国县方太乡分水村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留学生公寓(人才公寓)和综合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完成体育馆地下层车库改造项目,完成中医药文化馆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智慧教室、教学实验中心等建设,完成湾里校区教学楼公共空间改造,为师生建立宜学乐学的学习空间。

三是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美丽校园建设。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人均垃圾产量“零增长”目标任务。加强校园环境整治,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对学生宿舍、食堂、得月楼等楼栋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学校主干道路白改黑和道路管网改造任务;对校医务所、图书馆、田径场、网球场等场所装修改造。做好阳明校区办公用房的维修改造;对文教路生活区水电管网进行改造,加装门禁和监控系统。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持“江中精神”,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做新时代中国梦的铸造者,努力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跨越,努力开创学校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新局面,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再做贡献、再立新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