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教学质量 >> 正文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总结(2023-2024)
时间:2024-10-23

2023-2024学年,江西中医药大学秉持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将美育工作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本学年,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和艺术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术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各类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艺术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美育工作的主要举措与成果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创新

1.丰富美育课程体系

(1)学校开设了涵盖音乐、美术、舞蹈、影视、语言、中医药等多个艺术门类的美育课程,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2)将中医药文化与美育课程相结合,开发了《中国香文化》《中国茶艺》《诗经中的本草》等特色课程。并推进美育教材建设,现已形成初稿。这些课程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鉴定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3)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校还开设了选修课程,如《经典医药电影赏析》《中药联合音乐疗法》《中国古典文学名作选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拓展艺术视野。

2.创新教学方法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中医药课堂中,朱卫丰校长和中药资源教研室教师以及后勤园艺工人同堂授课,为同学们讲解了杏树的品种、杏的药用功效、杏与医术医德的关系等,为推动五育并举提供了示范。美育大讲堂——“琴弦上的中国”萍乡学院巡演活动为贯通高校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藩篱,强化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师生交流协作创新了教学模式。建设了以中医药+江西地方音乐文化为核心的美育课程“漫谈中国音乐史”,并推进国际慕课建设。同时与江西9所高校形成江西省高校“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联盟,开拓教学新模式,成功举办“江右千年”、“新征程、再出发”“古韵心声—歌曲里的中国音乐史”三场课程美育晚会。音乐专业青年教师为世明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员开展美育大讲堂——“汉语桥”中韩夏令营中国音乐鉴赏课。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了一系列线上课程资源和互动交流空间,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布置作业、进行在线测试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课程,如:《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治疗临床I》《健美操》《吉他》等课程通过AI技术满足了多维立体的编钟演奏展示、医患双方访谈、复杂和弦编配、音乐生成等课程需求。大大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为课程助教、助学、助评等方面提供思路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3)开展项目式教学,将艺术教育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学校36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奔赴南昌、九江、吉安、赣州、上饶、景德镇、宜春等地,让学生在美育实践课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红色文化的美,累计参加学生1000余人。其中,江西省优秀社会实践队“心灵乐梦团”常年定期在社区、戒毒所、医院、学校开展“医养乐疗”志愿服务。学生以此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探究社会。学生将专业教育与应用能力提升紧密结合,立项《红色音乐绘本美育效能研究——中小学红色音乐文化进校园》《美育视角的民族乐器疗愈与传承路径研究》《“舞纾”—舞动治疗对大学生压力的缓解与干预研究》等红旅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课程与项目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艺术活动与社团建设

1.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1)举办各类文艺比赛。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讲好中国故事”中医药文化传播大赛、中医药绘图大赛、“青春笔墨 六秩五华”学生书法类作品比赛、“医韵风华耀杏林 药象满园润人心”中医药文化主题摄影大赛暨摄影展、团日观摩比赛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艺术与中医药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开展主题性艺术活动。如:学校65周年文艺晚会、“心映万象 健康成长”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成果展演、65周年校庆百人鼓圈活动、校庆书画作品展、校附属医院70周年院庆文艺晚会、江西中医药大学与豫章师范学院第二届大学生书法作品联展、第十二届5·12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中医药文化艺术节、双周音乐会、草坪音乐节、国旗下的演讲、动漫文化节、封存本草、茶艺、射艺等活动。以上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礼仪艺术的同时,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广博魅力。原创音乐剧《中医之道》在学校神曲厅上演,该剧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资源、文化资源、美育资源,结合现代音乐、舞蹈、歌剧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为全校师生提供一次视觉与听觉的饕餮大宴。得到大江网、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医心向党”红色剧本杀“专题+艺术”思政课以“小井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相关故事为原型,美育研究中心“剧本里的中国故事”创作团队先后3次前往井冈山实地调研,用实际行动追随先辈足迹,呈现了“红医精神”的核心内涵。得到了江西思政报道。

(3)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比赛和展览,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和展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原创朗诵作品《呦呦青蒿 鹿鸣流芳》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江中艺术团青年合唱团演唱的作品《是你》《Lightning》荣获大学生甲组一等奖。学生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艺术展演活动荣获钢琴、合唱、戏剧等门类一、二、三等奖多项。

2.积极发展艺术社团

(1)学校拥有多个艺术社团。如: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健美操队等。这些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实践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社团定期组织排练和演出活动,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艺术比赛和交流活动,提高了社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树立品牌效应,校团委评选了一批品牌社团并进行了社团风采展示活动。如:“江中艺术团”“心灵乐梦团”“杏林文苑”“经方医学协会”等。

(2)加强对艺术社团的指导和管理,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学校为每个艺术社团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社团成员提高艺术水平。同时,学校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社团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3)鼓励社团积极参与校内外的艺术比赛和交流活动,提升社团的影响力。学校积极为艺术社团提供参加校内外艺术比赛和交流活动的机会,鼓励社团成员在比赛和交流中学习和提高。同时,学校对在比赛和交流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社团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学校积极引进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充实美育师资队伍。本学年,学校引进了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艺术教育相关专业人才,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鼓励现有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艺术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拓宽了教师的视野。立项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江西红色文化育人元素挖掘与教学应用研究》。

(3)依托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建立美育教师队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共同探讨美育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标兵文一旋老师在第六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文科组二等奖第一名的成绩。美育研究中心教师主讲的《舞动治疗》《音乐治疗临床应用》等美育课程荣获江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大赛银奖和铜奖。美育研究中心骨干教师鲁娜副教授荣获“江西省赣鄱先锋”荣誉称号。音乐教师葛洪君老师荣获“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学生工作者”荣誉称号。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符雨薇荣获“江西最美辅导员”称号。

2.开展教师培训

(1)组织美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班,学习先进的美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我校美育中心教师应邀参加第二届新时代大学美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全国首届“伶伦”音乐健康学术高峰论坛暨工作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等,并做主题发言且带领工作坊,扩大了学校的声誉。青年美育教师参加“江西中医药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江西中医药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知行合一训练营”。通过培训和研修,教师们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美育讲座和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学校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艺术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举办美育讲座和培训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李玫教授作《我们如何看音乐?音乐作为音乐,音乐作为文化》主题讲座;外交学院袁莉院长作《涉外礼仪》讲座;安徽师范大学陈元贵教授作《读了<谈美>再谈美》讲座;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熊小玉教授作《学院、学科、学人与学术》讲座。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加大中医药与美育传播力度。学校鼓励教师将所学的先进美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尝试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音乐治疗教师参与由国家商务部举办的发展中国家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项目,为尼泊尔、斯里兰卡、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等发展中国家从事相关医务行业的人员进行“中医心理学与音乐治疗”为主题的培训。并参与国家中管局“和”“合”相生中医健康文化国际传播项目,为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青年学员讲授主题为“疗愈我们的音乐”的讲座。美育研究中心青年教师们原创中医药劳动主题歌曲《医路前行,劳动不息》《劳动点亮梦想》《劳动的光芒》荣获学校劳动歌曲比赛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

1.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文化墙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和美育成果。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艺术作品展示区,如书法作品展示区、摄影作品展示区等。宣传美育知识和艺术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英语沙龙、诗歌朗诵会、读书分享会、文化讲座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1)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建设了花园式校园。校园内种植了各种花卉和树木,营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学校还加强了对校园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观。

(2)在校园内设置了艺术雕塑、文化景观等,增添了校园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文化景观,如中医药文化雕塑、名人名言雕塑、文化长廊等。这些艺术雕塑和文化景观不仅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气息,也成为了学生们学习和欣赏的艺术作品。

(3)加强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将中医药文化、江西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入校园环境中。如在校园内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栏、艺术作品展示区等。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使校园环境更加富有文化艺术气息。

、未来展望

(一)进一步加强美育课程建设

1.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增加美育课程的门类和数量,提高美育课程的质量和吸引力。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更多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如民间艺术、影视艺术、设计艺术等。

2.加强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将美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在医学课程中融入医学美学、医学人文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建立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对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过学生评价、教师互评、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对美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创新艺术活动形式和内容

1.丰富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举办更多具有创意和特色的艺术活动,如艺术工作坊、艺术体验营、艺术集市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2.加强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艺术活动的组织机制和管理体系,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和开展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进更多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充实美育师资队伍。提高美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学校的美育事业。

2.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建立美育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课程建设、艺术活动等,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美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和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品牌。

2.挖掘和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强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将中医药文化、艺术文化等融入校园环境中,打造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在2023-2024学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在艺术教育和美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加强美育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美育教育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