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起 不负盛世
——在江西中医药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黄加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承训部队的教官们、老师们,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维九月,秋润豫章;巍巍大学,屹立西江。今天,我们相聚在明镜湖畔,共同见证来自五湖四海的4509位本科生和1306位研究生共5815位新同学加入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家庭”。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向辛勤培育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人、师长和亲友致以崇高敬意!向承担军训任务的全体教官表示衷心感谢!祝贺并欢迎新同学!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十年寒窗,大家以奋斗为笔,自北域启程,从南疆奔赴,汇聚于此,共同开启岐黄逐梦新征程。我欣喜地注意到:超72%的新生为“05后”,最年轻的本科生年仅15岁、硕士生20岁、博士生24岁,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青春的力量在大学蓬勃生长。同学们,从此刻起,你们拥有了崭新身份——“江西中医药大学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是我们这个群体的精神品格。66年的建校发展史是一部大学人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历史。
奋斗,熔铸着我们不舍前行的脊梁。从南昌章江路到吉安青原山,再到阳明路、梅岭山麓,历经建校、合并、迁校、复校、更名,一代代中医药大学人扎根红土地,薪火相传,锐意进取,打造出了一所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部、局、省共建的大学,走出了自立自强的进取之路。
奋斗,淬炼着我们不改初心的担当。我们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汇聚了以中医名家江公铁、姚荷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贤,涌现出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连续4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走出了立德树人的使命之路。
奋斗,绽放着我们不负时代的芳华。我们开创了诸多“第一”、拿下了诸多“唯一”、实现了诸多“率先”——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跻身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以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集团,成为全国产学研办学典范;以打造全省中医医疗龙头守护了人民生命健康……走出了兴校强省的奋进之路。
同学们,青春的可贵,在于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永不停歇的前进姿态。在大家进入人生的2.0阶段,启航新征程之际,我给同学们提四点希望,上大学的第一课。
——希望同学们以“大胸怀”立报国强国大志向,成为胸有丘壑的追梦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立大志如航船定锚,是破浪前行的初心坐标。青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穿越百年,仍在耳畔回响;“青蒿素之母”屠呦呦以“国家需要就是我方向”的执着,在古籍中萃取济世良方;我校99级校友徐娜20余年扎根麻风病防治一线,用脚步践行着“到最艰苦地方去”的誓言——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真正的志向,始终与家国同频共振。考入大学不是终点,而是“立大志”的新起点。从此刻起,你们应该思考几年后的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成就怎样的事业?这答案,蕴藏在你们的志向中,也蕴藏在大学的奋斗中。愿你们厚植“愿得此身长报国”家国情怀,赓续大学人的精神血脉,将个人理想的“小我”融入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的“大我”,为人类健康福祉、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希望同学们以“大学问”铸就成长成才的厚根基,成为登高望远的攀登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大学是知识的“炼金炉”,更是思维的“磨刀石”。我校60级校友、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研读《伤寒论》时,书页翻至卷边、批注密如蛛网,最终将经典理论化为“妙手回春”的绝技;59级校友、国医大师皮持衡教授坚持每晚在昏暗的油灯下研读古典医籍,墨香浸透了纸页,更养成了“宁静致远”的治学定力。学生,就是要以学为主。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既是世界。同学们当以他们为榜样,珍惜当下宝贵时光,主动适应时代之变,敢于跳出“舒适圈”,厚实专业功底、广博学术视野,练就勇立潮头的硬核本领,在奋勇争先中积蓄向理想前行的动力。
——希望同学们以“大健康”塑造身心俱健的好体魄,成为追求卓越的最强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学生要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是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重要保障。坚持,是成就的最好方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我们的校园,每天早上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就是学校的双惟实践班,一批批学子多年来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迎着晨光奔跑,不仅跑出了强健的体魄,更跑出了坚韧的精神,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青春的“淬火剂”,每一次早起,都是对自律人生的热烈奔赴。希望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用经典名方的智慧调理身心,以琴棋书画的雅趣丰盈精神,让“身心双健”成为青春最硬核的“简历”。即将开启的军训,正是这场“健康修行”的序章。愿你们在烈日下站出松柏的挺拔,在拉练中跑出青春的倔强,让这段“燃脂又燃魂”的时光,成为开启新征程的钥匙。
——希望同学们以“大作为”展现挺膺担当,成为爱国奉献的奋斗者
青春,是拼搏奋斗的岁月,也是勇往直前的年华。从革命年代“甘将热血沃中华”,到新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变的是时代考题,不变的是青年的担当。85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黄璐琦院士青年时便带着药锄走进深山,500多个贫困县的足迹,不仅绘就了中药资源图谱,更蹚出了“小药材助力大脱贫”的共富路——他用行动证明:“大作为”不只在惊天动地,也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运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强国一代”的你们,当以“初生牛犊”的闯劲,在实验室攻克中医药现代化难题,在义诊的大街小巷练真本领,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增长才干,自觉融通“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让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融共进!
同学们,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时代的号角已经在耳边嘹亮吹响,历史的接力棒正紧握在你们手中!新征程已经启航,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正等待你们奔跑的身影,每一缕晨光必将照亮你们奋进的道路,每一个明天都在呼唤你们挥洒汗水、书写辉煌!
愿你们将“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熔铸进青春的血脉,把“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大学精神发扬光大。以青春之我,擎起理想的火炬,在奋斗的征程上释放光芒;以奋斗之我,踏平前路的荆棘,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以担当之我,扛起时代的重任,在复兴路上奋勇争先;以自律之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成长的征途中慎独而行。就是要全力跑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加速度!奋力谱写挺膺担当的新华章!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时代正好,风华正茂,奋斗正当时!
愿大家从这里启航——乘风而起,不负盛世,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