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江中新闻 >> 正文
我校举办“传岐黄 强产业 兴赣鄱”2025年中医药科技成果对接会
时间:2025-04-29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珉 董燕婧 朱武)4月28日,由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江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南昌市科技局、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及江西省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承办的“传岐黄 强产业 兴赣鄱”2025年中医药科技成果对接会在我校举办。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勇,江西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幸红星,学校党委副书记章德林,南昌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辉勇,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主任易均,省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医院、医药企业代表和各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科研处负责人主持。

  会前,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卫丰亲切会见了参会的嘉宾。朱卫丰对与会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

  章德林在致辞中表示,学校近年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加速成果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学校将以此次成果对接大会为契机,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的“江中医路径”,坚持做到把项目做到企业里,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着力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打造创新江西“新引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服务中医药强省“新动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江中医”智慧。

  幸红星表示,围绕构建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高校要树牢问题导向,按照N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要求,树立更高的标杆和目标,构建更紧密有效的协同,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工作理念、能力、机制、成效全面提升和转变。

  王勇表示,举办这场活动就是要搭建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让高校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以协同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二是以开放合作优化成果转化生态;三是以数字赋能引领中医药产业升级。

  会上,科研团队发布了中药1类新药白头翁皂苷B4及白头翁皂苷B4栓、数字化中医药康养基地建设指南等最新成果。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广西英路维特药物有限公司签署新药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协议额达5000万元。

  

  会上,还举行了高校科技服务“进园入企”专项行动、南昌市“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启动签约仪式。“进园入企”是落实教育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精神的专项行动,旨在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产学研协同机制,促进学校与园区、人才与企业精准对接和稳定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来自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我校的7个科研团队的成果进行了路演和推介。

  成果对接会最后还进行了江西省中医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凝练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中医药产业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校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实力与成果,更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


稿件来源:科研处

部门审核:周步高

责任编辑:余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