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域高原育“门巴”
——江西中医药大学对口支援西藏藏医药大学21年工作纪实
杨清跃 余浩
连续选派干部100余人次赴藏工作、建立健全本硕博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组建跨区域科研团队完成藏药新药剂型改造、与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灸疗科专科共建……从赣鄱大地到雪域高原,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援藏脚步已坚定走过21个春秋。自2004年开启对口支援西藏藏医药大学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秉持“讲政治、重感情、作贡献、求实效、同发展”理念,聚焦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信息化赋能、社会服务等领域精准施策,获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多批由学校派遣赴藏工作的专家学者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江西“门巴”(藏语意为医生),江西中医药大学正不断为西藏高等教育事业与民族医药振兴书写赣藏同心、共同发展的动人乐章。
“援藏工作是一项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托,也是西藏各族人民对我们沉甸甸的期待。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项任务,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江中医力量。”该校党委书记黄加文说。
以人为本 助力搭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高地
“同学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增强民族团结,做到学习生活有收获、自身能力有提升,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作贡献。”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座谈会上,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卫丰为在赣学习生活的西藏同学加油打气。同学们纷纷发言,要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带回去,成为推动医学进步与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
该联合培养模式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针对藏医药人才短缺等问题,创新推出的本科分段联合培养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组建中(藏)药制药班、藏药营销班等特色班级,已累计与西藏藏医药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13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7人,毕业生已在民族医药振兴发展的基层一线发光发热。
“我是一个从事药用植物研究且热爱这一研究的人。两次援藏经历,让我体会到藏医药的博大精深。”援藏期间,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师刘勇走遍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的山岭,采集精华藏药材近200种,并在西藏藏医药大学组建藏药植物学实验室,解决药用植物学教学难题。2011年,刘勇获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1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而他只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援助西藏藏医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对口援助21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精选优秀教师、科研骨干、高素质管理干部100余人次驻点援建,接收34名藏方干部教师来校挂职进修,开展藏医藏药师资培训班等一批特色项目,开发《藏药草本本草神奇金穗诠释》等一批特色教材,系统输出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累计为对方填补20余门专业课程师资缺口,实现从“输血支援”到“自主造血”的质变提升。
对口援助21年间,西藏藏医学院成功更名为西藏藏医药大学,成功获批中医学(藏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填补了藏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空白,在与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对口援助高校的“双向奔赴”中收获累累硕果。
联合攻关 推动民族医药科研创新再升级
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藏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是中医药事业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对口援助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在对藏医药科研的联合攻关中推进两校共同发展。
共建平台开展藏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校联合西藏藏医药大学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针对民族药行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2013年,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江西省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藏医药现代化研究核心载体之一。
联合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学校与西藏藏医药大学组建跨区域科研团队,主导完成“藏药四臣止咳颗粒剂研究”“藏药滋补酥油丸”等6类新药剂型改造,突破传统藏药现代化生产壁垒。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等项目27项,其中濒危藏药资源保护研究形成特色研究方向。
定向支持破解科研难题。通过横向课题精准对接西藏藏医药大学科研需求,承接《藏医药食同源标准化建设基础研究》等10余项专项研究,累计支持西藏藏医药大学获批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
服务赋能 留下“带不走”的帮扶成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口援助21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毫无保留,通过“传帮带”“结对子”等方式,为西藏藏医药大学建设一批软硬件设施,带来一批医疗服务暖心举措。
2019年,西藏藏医药大学开启新校园建设,2023年开始逐步投入使用,该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作为对口援助的主要高校,江西中医药大学从建设规划到实地勘察,深度参与新校园建设。
在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上鼎力支持。江西中医药大学累计投入援建资金近百万元,专项建设西藏藏医药大学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外语语音教学实验室等一批教学场所,并通过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经费,协助建成该校民族医学特色诊断教学实验室、药物炮制实验中心等5个教学科研平台,系统改善藏医药教学条件。
数字基建助力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选派10余名具有计算机技术专业背景的援藏干部驻点支援,协助完成西藏藏医药大学校园网整体改造工程,核心网络升级、网络安全加固及综合布线优化,建成办公自动化(OA)、教务管理系统、计算机考试系统等一批数字化平台项目,实现教学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协助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推进智慧图书馆系统重构,推动该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此外,江西中医药大学发挥学校医疗服务优势,依托附属医院助力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展,架起“雪域健康桥”。如派遣专家学者在两校间开展义诊活动、持续加大对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灸疗科的支持力度,重点研究克服高原反应的有效方法,为内地游客进藏旅游提供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西藏旅游业繁荣发展……
21年风雨兼程,21年春华秋实。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援藏工作不仅为西藏藏医药大学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在赣藏两地之间架起一座民族团结的“连心桥”。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精神”,深化援藏工作内涵,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增进民族情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件来源:江西日报8月27日教育版
网页链接:http://epaper.jxxw.com.cn/html/2025-08/27/content_144400_2559056.htm
部门审核:徐道富
责任编辑:杨清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