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
驱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冯育林:研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感中药现代化必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激活创新研发动能。
一是聚焦关键技术,构建现代生产体系。重点突破中药制剂连续制造、在线检测、质量均化等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工艺—设备—标准”协同创新,推动中药制造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二是创新质量评价,打造全程质控链条。以中药体内过程评价及质量均一化为前提构建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体系,完善“原料—中间体—成品”的多维质量标准。以提升产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为核心,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
三是深化新药开发,释放经典方剂价值。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中药经典方剂的发掘,支持中药创新药研究,尤其是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创新药研究。
持续推动
中药质量标准提升
北京长城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晓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提升中药质量为核心,强调科技创新之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与稳定供应,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格局,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意见》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坚定了长城制药为人类健康生产好药、良心药的信心和决心。
长城制药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挖掘中药潜力,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制剂、同名同方制剂、临床经验方等创新改良、上市,持续推动中药质量标准提升。同时,突破关键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央企应有的责任和贡献。
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
“标准化+科技化”双引擎
步长制药副董事长赵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系统性提出全产业链质量提升路径,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对深耕中药领域30余年的步长制药而言,《意见》既划定质量基准线,也提供了创新政策坐标系。
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关键在于构建“标准化+科技化”双引擎。以标准化构建全产业链质量闭环,提升质量;以科技赋能新药研发、工艺优化和智能制造,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如步长制药运用数据挖掘和生态种植技术,建立药材资源数据库与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了脑心通胶囊等中药大品种的原料药材供应;探索“中医药+AI”新药研发模式,打造装备智能化、过程连续化、资源集约化、制造工程化“四化”绿色智能制造体系,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提升研发生产效率和质量,赋能产业升级。
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激活品牌价值,需以科技为翼,守正创新。应坚持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等多维度创新,深化“中医药+高科技”融合,推动数智研发与智能制造,加强产业融合提升附加值。同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推动产业发展。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73012
部门审核:张安然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