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叶敏佳 黄鑫)6月30日,江西中医药大学“杏林青禾”社会实践队走进进贤县架桥镇阳光驿站,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以“岐黄文化+安全知识+推普教育”三维融合模式,在乡村儿童心中播撒文化种子、筑牢安全防线、架设语言桥梁,用扎根乡土的实践诠释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

岐黄课堂趣味浓,中医智慧润童心
队员们化身“青年小郎中”,运用趣味动画和实物药材开启中医药文化之旅。生动讲解“望闻问切”四大法宝,展示艾草、薄荷等药材。通过“闻香识草”“你画我猜”互动游戏,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辨识药材。在“生活常用穴位”环节,队员们编创朗朗上口儿歌,孩子们边念口诀边寻找穴位。这堂生动的启蒙课,激发了孩子们对祖国医学的兴趣,让中医药文化浸润心田。

安全知识巧传递,青春守护“童”平安
实践队精心设计“安全小卫士闯关”教学。防溺水板块:通过动画展示危险水域,引导思考风险。面对提问,孩子们踊跃指出水库游泳隐患。队员随即示范落水自救“仰头漂水、甩掉重物”要领,强调求救原则。急救知识环节:专业纠正流鼻血处理误区,邀请演示正确步骤;烫伤教学简化为“冲、脱、泡、盖、送”五字诀;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异物卡喉,现场演示并讲解“剪刀(定位脐上)、石头(握拳顶住)、布(包拳冲击)”口诀,强调要点及呼救,部分孩子模拟练习掌握技能。消防安全板块:揭示常见隐患,演示灭火器“看、提、拔、握、压”五步法,孩子们热情模仿。青年学子以专业、耐心和生动演示,为孩子们撑起多维安全“保护伞”,让安全种子深植童心。

推普助力传薪火,语言筑桥向未来
紧扣主题,实践队构筑语言文化之桥,融合“说、读、写”并嵌入书法文化。笔墨传韵:组织规范书写,队员们执笔示范,讲解基础笔法,引导孩子们在书写中体验汉字筋骨韵味,理解其修身养性、传承文明的意义。字正腔圆:“中药读音小课堂”结合字形理解,借助短视频纠正“白术”“川芎”等发音,讲述文化渊源;“红色经典诵读会”上,孩子们挺直腰板,用标准、饱含情感的普通话铿锵朗诵,在诵读中提升能力,传承红色基因。青年队员们以规范书写筑基、准确发音正言、深情诵读传情,有效提升儿童语言素养,深植文化自信,架起通向未来的文化桥梁。

挺膺担当:青春在乡野绽放绚丽之花
江西中医药大学“杏林青禾”实践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以“文化传承+安全教育+语言赋能”三维路径,在儿童心中厚植文化自信、夯实安全根基、畅通沟通桥梁。他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用专业服务基层,用热忱点亮童心,是“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生动体现。未来,队伍将继续奔赴乡村振兴一线,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处绽放,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稿件来源:临床医学院
部门审核:邹浪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