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舒丛 黄嘉琦)7月1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安义县天坪村、江下村及龙津镇等地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基层中医药服务、普通话推广、安全应急宣传、主题调研等“三下乡”活动,通过健康普查、主题宣讲、美育互动、基层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民情,更好地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足迹里的精神传承:缅怀先烈淬初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步履庄重地走进安义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铭记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全体人员瞻仰烈士墓碑,深入了解当地革命史,向英雄先烈们鞠躬默哀,深切缅怀。队员们面向党旗、团旗重温入党誓词、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 领誓的声音如金石掷地,骤然划破陵园的肃穆。
在安义县龙津镇东门社区的宣讲活动室里,展开了一场《承岐黄之道,扬红医之魂》为主题的红色宣讲活动。主讲人从革命精神出发,将伟大的建党精神和红医精神相结合。除此之外,队员还讲述了中医药在红色文化中的传承等,最后,与现场人员齐声诵读《可爱的中国》,共同体会母亲大地的每寸土地跳动着的“活跃跃的创造”,体会百年前烽火中的信仰,化作今日乡村振兴的星火!

仁心间的安康守护:义诊情深暖乡邻
实践队联合校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脾胃肝胆病科、糖尿病科、骨科等科室专家医生深入南昌市安义县长均乡天坪村、长埠镇江下村及龙津镇东门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义诊活动。队员们针对居民百姓的身体健康状况深入展开调研,耐心详细的了解和摸排居民身体状况和就医情况,医生们带领队员们针对性地指导居民患者用药就医,通过测腰围、体重、血压、血糖、听诊、脉诊、舌诊等多形式了解居民身体情况,向他们分享“三高”、糖尿病、肝脏疾病以及颈椎病等中老年人常见病症的防范与治疗措施,同时,通过艾灸、推拿、八段锦教学等形式做好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科普,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家门口,切实解决乡村群众健康需求问题。

画笔尖的本草启蒙:童言普语绘百草
“大家看,这种叶子具有特殊提神作用,闻上去有清凉的香气,这种草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味药,是不是已经猜到啦,这株草药是读bòhé还是bò he呢”,服务队队长黄嘉琦拿着普通话美育展示卡和薄荷植株在向社区的孩子们认真讲解中草药知识。“薄荷糖就是用这种薄荷做的吗?”孩子们的提问和童趣围绕着整个课堂。青仁知行服务队队员们在龙津镇东门社区开设的以“中医药+美育+推普”三位一体的新形式宣讲课堂,这一宣讲形式,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主讲人以实物、绘画、普通话、规范字相结合,通过实物望闻摸、普通话纠正、规范字笔顺正确书写、中草药国画教学融合一体,为儿童们开启中医药启蒙之门,带来一场高质量的“中医药+推普”美育课堂,提高社区儿童的中医药文化认知水平和审美与人文素养。

食与动的完美结合:食疗功法强身健
队员们跟天坪村的村民们在“药食同源”科普课堂科普食疗养生知识,宣讲人邬若兰同学结合当地饮食习惯,以生动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向村民们讲解着食疗的“奥秘”。有些老人听得仔细,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记录了下来。在功法教学区,队员带领村民练习八段锦,医生和学生们现场教授村民们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经典养生功法。不仅传授了强身健体的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和养生智慧。

方寸中的安康之道:知行合一济苍生
青仁知行服务队队员在江下村礼堂深入开展防溺水、防火灾、防诈骗等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将实用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带进乡村,与村民携手共筑安全意识之基。针对溺水、火灾、诈骗等安全隐患问题时,队员肖梦茜结合真实案例警示村民,强调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理念,向村民们介绍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村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讲到中医急救疗法时,宣讲员指着自己的脐中部说到:“我们的肚脐中央有一个叫做神阙的穴位,当有人溺水时,可以在紧急抢救后用艾灸的方式温熏这个部位,有助于溺水者的恢复。”最后,宣讲员带领村民们齐读安全准则,提升村民安全防范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安义“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子们在红色热土上践行初心使命的一场生动课堂。队员们将中医药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为农村居民提供切实的基层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仁心仁术的责任担当。
稿件来源:临床医学院
部门审核:邹浪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