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郭思 韩雨莹 邹佳敏)为精准提升乡村语言能力,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我校“青囊益站”社会实践队于7月1日至3日走进龙门社区、潭头村、利村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趣味互动与生动教学,激发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我的‘孩’子呢?”“在这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可是我的鞋(hai)子在这呀!”原来,宣讲员巧妙地运用方言中“鞋子”与“孩子”的谐音,将小朋友们引入故事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笑声不断,气氛轻松愉快。队员鼓励道:“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宣讲员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中“女红”“模样”等例子,纠正了容易出现错误的发音。接着,孩子们进行了配音、萝卜蹲等互动游戏,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黑眼睛,黑头发,我生在大中华。”一首深情的诗朗诵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孩子们齐声诵读,声音洪亮,情感真挚。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在朗诵一首诗,更是在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根脉。通过实践与互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连接心灵、传承文化的纽带。未来,“青囊益站”社会实践队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用青春力量推动语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稿件来源:临床医学院
部门审核:邹浪
责任编辑: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