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丹青赤子” 研究生社会实践队在井冈山学习“大思政课”
时间:2025-07-09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超 鲁舒馨)近日,我校“丹青赤子”研究生社会实践队前往井冈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走遍革命老区,读懂红色文化,践行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学好“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中的思政课”“大健康的思政课”。

江西中医药大学“丹青赤子”研究生社会实践队在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开展学习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学好“场馆里的思政课”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队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见证下,举行庄严肃穆的悼念仪式。队员们队列整齐、拾级而上,为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默哀鞠躬。“这些名字背后,是无数个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鲜活生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队员们轻抚烈士名录,回顾英雄故事,眼眶湿润,灵魂震撼。“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实践队中的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

实践队全体党员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从前,支部建在连上;今天,支部建在队上。”为加强实践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临时党支部及其支委会。临时党支部会议选举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中医专业博士郑向龙担任书记,学校“研究生党员标兵”谢秦担任副书记,两位学生党员“先锋岗”及一名教工党员担任支委。郑向龙对大家说,“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承革命遗志,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透过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专业解读,斑驳的文物、泛黄的文献、复原的场景仿佛有了生命,时光瞬间回到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切片,每一段文字都是精神的注脚,每一次心跳都是思想的共鸣。队员们驻足凝视、沉思、回味,倾听历史的回响,眺望精神的灯塔,感受理想的力量。实践队在场馆里感悟到,先辈们“红米饭南瓜汤”相伴的筚路蓝缕里,优美动听的井冈歌谣传遍四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力量在筑牢基石。

实践队队员们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聆听讲解员解读井冈山革命历史

读懂红色文化:学好“行走中的思政课”

  实践队步入大井毛泽东旧居。旧居旁的古树巍然耸立,恰如革命者的家国情怀与豪迈气概。这座土木结构的建筑是井冈山精神的殿堂,墙上斑驳的弹痕与门前读书的磐石,印证了“枪杆子”与“笔杆子”的结合,诉说着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走近红军烈士墓,队员们面向纪念碑默哀、悼念、深思,正是人民英雄用热血忠魂铸就壮丽河山,“死难烈士万岁”。

队员们在乔林党支部陈列馆参观学习

  实践队来到位于茅坪镇的乔林党支部陈列馆参观学习。馆内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生动呈现了湘赣边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发展历程。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的内涵,深刻领会到“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意义。在绿水青山、蓝天净土的见证下,支部书记郑向龙带领实践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陈列馆前的宣誓平台,面对鲜艳的党旗再度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队队员们在八角楼内凝视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著作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队走进向往已久的八角楼革命旧址。“一间卧室、一扇天窗,一张木床、一套桌椅,一盏油灯、一根灯芯。”正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艰苦奋斗,党的思想建设取得了新的伟大成果,“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实践队在行走中感悟到,在八角楼的灯光映照下,笔力遒劲的手稿流淌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炽热,“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智慧在生根发芽。

赓续红色血脉:学好“大健康的思政课”

  中医药是治病救人的技艺,是革命年代的“隐形战线”,是守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明瑰宝。小井红军医院旧址流传着中医药的传奇。1928年,毛泽东“用中西两法治疗”的指示在此落地生根,医护人员用简陋的器械和百余种草药挽救伤员生命,展现了“一根银针治百病,一把草药济苍生”的红医精神和大医精诚。

实践队队员们在神山村村委会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神山村的有关视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队来到茅坪镇神山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愚公移山志”的鲜红标语映入眼帘。在党的领导下,神山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农村整洁美观,农业兴旺发达,农民安居乐业,一切都历历在目。队员们通过在一起打糍粑,领会到“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的秘诀在于团结奋斗。

fc1461b5cba82e0c6f053b32933372d

实践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中医专业博士郑向龙为神山村村民科普宣讲虫蛇咬伤防治知识

  带着“发展中医药、服务大健康”的使命,郑向龙发挥专业优势,为乡亲们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带领张庆武、黄雅婷、付佳豪、甘优等队员们科普宣讲虫蛇咬伤防治、药食同源、心理健康、中医药科技与文化等知识;谢秦、覃祖玲等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带领队员们认真调研林下经济和中药产业发展思路。实践队在实践中感悟到,从红军医院到挑粮小道的军民同心,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人民至上,“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思想在开花结果。

实践队队员们在井冈山茅坪镇神山村“为你点赞”雕塑前合影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大有可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队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政为引导,以专业为引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生态文明,服务基层百姓,助力乡村振兴,为加快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将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稿件来源:研究生院

部门审核:刘仁民

责任编辑:付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