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江西站活动成功举办 ——顾漫研究员带你探寻《黄帝内经》版本流传脉络
时间:2025-10-11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小红)10月10日下午,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内2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江西站的活动——《黄帝内经》版本流传专题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联合承办,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顾漫担任主讲人。江西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刘景会、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领导受邀出席,与现场师生共同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中医古籍文化之旅。

  作为中医古籍整理与《黄帝内经》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顾漫研究员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讲解风格,为师生们搭建起与经典对话的桥梁。报告中,他首先从“炎黄子孙”的文化渊源切入,梳理《黄帝内经》与中医学术体系的深厚联系,让在场师生深刻认识到这部经典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文化分量。随后,顾漫研究员聚焦《黄帝内经》的核心构成——《素问》与《灵枢》,结合历史背景详细阐释两部典籍的发展脉络与传承特点:既从时间维度追溯伏羲、神农、黄帝等文化符号背后的医学思想演变,又从空间维度挖掘长江、黄河流域孕育的古籍文化瑰宝,清晰呈现《黄帝内经》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为让抽象的版本知识更易理解,顾漫研究员采用“图文并茂+实物互动”的形式,在PPT中展示多幅《素问》《灵枢》善本影像,直观呈现不同版本的版式、字体与装帧特色;更带来《黄帝内经》古林书堂本线装书与仿制竹简,供师生传阅触摸。当泛黄的线装书页在手中轻轻展开,古朴的竹简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现场师生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古籍文献的质感与温度。

  活动尾声,不少提前购置顾漫研究员专著《灵素探源》的师生请顾老师手写签名。顾漫研究员还专程前往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实地查看馆内古籍收藏情况。针对古籍的保存环境、修复技术应用、数字化整理等工作,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具体建议,为学校进一步完善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支持。

  参与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报告不仅系统梳理了《黄帝内经》的版本流传知识,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前总觉得古籍离我们很遥远,今天通过顾老师的讲解和实物接触,才发现这些古老典籍里藏着这么多智慧。”一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说道。图书馆负责人也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古籍保护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未来将通过举办古籍体验活动、开设专题课程等形式,让更多师生亲近古籍、读懂古籍,让千年医籍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稿件来源:图书馆

部门审核:龚友

责任编辑:付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