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艳琴)3月15至16日,为深入了解彭泽县道地特色药材资源现状,充分发挥团队传-帮-带作用,刘勇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邀请中药鉴定专家付小梅教授为指导老师,在老药工刘勇教授和工作室负责人徐艳琴教授带领下,开展彭泽县中药资源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企业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彭泽贝母、前胡、蔓荆子、夏天无、枳壳、粉防己、瓜蒌等药材的种植和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走访。

刘勇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成员首先前往彭泽县民贵中药材基地考察彭泽贝母和信前胡种植情况。在基地负责人魏会成总经理的陪同下,大家对彭泽贝母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彭泽贝母最早由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教研室首届全国名中医范崔生教授鉴定,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天目贝母(Fritillaria monantha Migo)在江西的新分布。其药用部位为干燥鳞茎,在《江西中药》中有记载。常野生于海拔200-800 m山地,以江西北部的彭泽、湖口、都昌、九江、瑞昌和修水等县为分布中心,以彭泽县产量大,习称“彭泽贝母”、“江西贝母”或“赣贝”。彭泽贝母性寒,味苦,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开郁散结的功效。在江西民间作为贝母使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质量与药效优于某些贝母类药材,并于1980年彭泽县由野生变为家种获得成功,是江西的特色中药材之一。


在该基地,传承工作室还调查了江西“赣十味”之一的信前胡种植情况。信前胡产于天目山脉周围浙、皖、赣三省交界,江西主产上饶及周边地区。彭泽县种植的前胡长势良好,质量优异,广受市场好评。

随后,在彭泽县科工局和科协领导和工作人员陪同下,工作室成员调查了太平乡蔓荆子药材基地、芙蓉镇枳壳及蔓荆子基地、黄岭粉防己基地及东升吴茱萸基地。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彭泽县薤白、夏天无、泽漆等药材资源丰富。

最后,参观石药集团金芙蓉药业座谈,了解药品生产流程和研发成果。传承工作室成员与彭泽县科工局、彭泽县科协和金芙蓉药业就江西道地特色药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希望未来有广泛合作和交流。

稿件来源:药学院
部门审核:赵宏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