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新闻网讯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始终锚定“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打出服务优化、智慧升级、安全保障“组合拳”,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勾勒出校园幸福图景。
暖心服务:从“需求清单”到“满意清单”
“现在办理事务太方便了,线上小程序提交申请后很快就有回应!”“一站式”学生社区带来的变化,让同学们很欣喜。这是学校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全面发力的一个缩影。

学校举办江西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医学类(江西中医药大学)专场就业招聘会
在学生服务方面,学校完善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功能区域,高标准建成共享自习室、共享研讨室、党团活动室等15间学生社区功能室,优化服务内容与形式,并开发事务受理小程序,实现“接诉即办、线上速办”,让学生办事“少跑腿”。就业服务持续升级,“就业之家”平台截至8月已举办大中型双选会10场、政府组团招聘会18场、专场宣讲会292场,吸引1116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2.9万余个,生均岗位比达1:7。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设立300万专项资金开发过渡性岗位,成功招录106人,兜底保障就业路。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完善升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软硬件设施,推行“种子计划”“青苗计划”“硕果计划”,给予免息借款等针对性指导和靶向扶持。

离退休老同志参加学校手工花艺培训班
教师关怀同样扎实有力。学校将教职工体检费提高10%,并将35岁以下教职工体检由两年一检改为一年一检,今年体检已全面启动。开设教职工自助餐,增开工作日中午抚生校区往返湾里校区的通勤车,打通附属医院与学校职工就餐卡,教师获得感显著提升。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也在升级:老年活动平台新增钢琴、体育器材,打造健康角配备血压计等设备,花艺、DeepSeek基础知识培训班深受欢迎。
便民服务网络不断织密。在湾里校区北区设立配钥匙、干洗、衣服裁剪、维修等功能的便民服务点,SCI查收查引委托、校友材料办理等服务全面免费开放,建立面向毕业生的远志生涯咨询室,更新室内体育场篮球架,设立20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阳明校区增设5台教务自助打印机……细微之处尽显温度。
智慧赋能:从“数字转型”到“效能革命”
“教学业绩采集系统自动抓取数据,再也不用重复填表了!”这是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真切体验。学校以技术升级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教学科研支撑持续强化。算力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为全校有需求的教职工开通WPS灵犀账号。教学业绩采集系统上线后优化数据导入功能,大幅减少教师事务性负担。会议服务更加智能,为100人以下会议开通金山会议账号,配备1000人大型会议账号,电子签章系统6月起试用,行政效率显著提升。推进AI课堂智能分析系统、北区教室多媒体设备升级等项目,为师生创造更优教学环境。启用自主研发的“丰巢式”化学智联试剂柜,为科研人员构建“最后一公里”安全防护体系。
校园设施迭代升级。深度实施校园美化亮化彩化工程,正全面推进田径场草坪及塑胶跑道翻新改造、湾里校区南区15-22栋周边断头路打通工程、抚生校区运动场地硬化项目、行政楼和实验大楼停车场膜结构车棚加装、教学楼雨棚加装等工程。116间漏水学生宿舍中89间已修复,更换4200人位老旧课桌椅,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和教学硬件设施。

学校召开“我与书记面对面”师生代表座谈会,党委书记黄加文听取师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
畅通师生反馈渠道。修订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党建工作指导日”制度,由被动变主动,校领导深入基层“下访”和调研“问诊”,面对面了解师生诉求,形成《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并抓好落实。建立微信“随手拍”反馈平台,向全校公开发布二级院部及职能部门诉求反映邮箱27个、诉求反映电话66个。
督查机制保障落实。坚持闭环管理,对问题整改整治跟踪督办,形成1期《督查工作专报》、3期《周报》和10份《办结单》。校领导带头以“四不两直”方式督查校园安全、食品卫生等领域,4期《整改情况通报》公开65项成果,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安全守护:从“底线思维”到“全链防控”
“宿舍楼道的烟感报警器、智慧消防平台24小时监测,心里特别踏实。”这是广大师生对校园安全的共同感受。学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

校长朱卫丰带队检查实验室安全工作
安全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学生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区域建成智慧消防平台,7800余个独立烟感报警器接入省教育厅监管平台,实现24小时预警监测,技防能力迈上新台阶。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学校印发专项整治方案,高峰时段加强校门、主干道执勤,在上下坡、拐角处增设交通标牌、减速带和监控,并于7月启动共享电动车招标,着力解决师生出行与安全的平衡难题。
校园交通与设施安全同步发力。全力推进湾里校区南区三号门改扩建工程,专项清理“僵尸车”“废弃车”,更换镜湖护栏,湾里校区增设电动汽车充电桩和非机动车停车场,阳明校区新增36个机动车位、62个非机动车位,通行与停车环境持续优化。
健康安全网越织越密。坚持24小时发热门诊值守和传染病登记制度,将《急救与自救》纳入新生必修课,确保急救教育100%覆盖。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暑期心理咨询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全方位守护师生身心健康。
从暖心服务到安全守护,从智慧升级到机制保障,江西中医药大学用实干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承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聚焦师生需求,把民生实事办得更精准、更贴心,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部门审核:徐道富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