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概况|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招聘|招生就业|文化江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呂愛平:聽見花開的聲音
时间:2021-02-06

  吕爱平:我校78级杰出校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


  2020年7月,呂愛平教授獲研究資助局20/21年度「主題研究計劃」撥款港幣5,000萬元,進行核酸適配子的研究。該研究項目所獲得的撥款額是2020年度獲「主題研究計劃」資助的七個項目之中最高的。呂愛平教授為浸大實現「零的突破」,成為浸大成功獲得該項目資助的「第一人」。

  2020年10月,呂愛平教授獲頒「2020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表揚他及團隊就中醫藥、中藥方劑和中醫藥供應鏈管理的編碼系統及規則,訂定六項國際標準和三項國家標準。

  過去的2020年,對於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黃英豪博士中醫藥講座教授呂愛平來說,真可謂是收穫滿滿。作為浸大摘獲「主題研究計劃」研究項目資助的「第一人」,作為榮膺國家「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最高獎項獲獎者,儘管呂愛平教授平日低調得不能再低調,卻也不時讓人感到「於無聲處聽驚雷」。回望呂愛平教授每一個矚目成就的背後,都是經過漫長的積累與精心的準備。「主題研究計劃」申請籌備經時五年,他擔任國際標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中國代表團團長兼發言人已經超過了十年。呂愛平說:「做研究,有時忍耐,有時等待,就會聽見花開的聲音。」

  第一次採訪呂愛平教授是在八年前,那時的他剛剛履新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卸下諸多社會職務的光環,他為了心中的中醫夢想華麗轉身。彼時,初來香港的僕僕風塵在他身上還未褪盡,談到中醫藥學院未來的發展卻擲地有聲。

  八年過去了,當2020年著實成為新聞焦點的他,和我們再次面對,依然可以感受到他那份高企的視野、流淌的智慧和躍動的雄心。

夢想成真終有時 靜待時機再出發

  「八年前,當我剛來浸會的時候,中醫藥學院在RGC研究資助項目申請中所佔的比例很少,我看到浸會是沒有拿過Theme-based Research System(主題研究計劃)項目的,當時,我並沒想過要去做這個事情。後來,我覺得既然大學給了你這個舞台,就可以在這個舞台上做一些高科技的事情。這樣認真做下來,也就做成了。

  在中醫藥學院做一個真正國際領先項目,是我第一件想做的事情。事實上,在香港拿到這個大的項目也是香港對浸大中醫藥學院具有國際領先地位的認可。」

2012年5月 呂愛平教授被授銜黃英豪中醫講座教授

  「第二件我想做的事情是能做個研發的企業。在中醫藥學院這些年,我們和很多企業有過合作,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大學和企業合作的平台。我們做轉化研究也好,做藥物研發也好,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研發公司,要有自己的出口。中醫藥研究一定要有一個出口。

  我在等一個時機,等我們某個技術相對來說可以市場化,或者我們某一個產品未來會有市場化前景,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成立,或者和別人合作成立一個研發公司。做一個創新的研發企業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點,也是浸會大學最需要的。」

2018年7月 浸大獲香港賽馬會撥款成立全港首間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

  「還有一件我們一直努力爭取去做的事情,就是建中醫教學醫院。從大學的發展來說,有了醫院,我們就可以開展很好的高品質的臨床研究,而這種臨床研究毫無疑問是能把中醫藥的成果推向國際。醫院還可以把中醫藥學院帶到國際醫學的主流市場。

  香港的中醫醫院,應該是國際中醫院的 Model,是一個模式。香港的中醫院建成了,全球都有可能採用香港的這種模式建中醫醫院。我看中中醫教學醫院就是這兩個點,一是做臨床研究,二是成為一種未來國際中醫院的模式。如果能把醫院做起來,我覺得這個舞台就變了。

聚焦核心發展 力推中醫標準化

  在任職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的八年時間裡,呂愛平教授說他做得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第一、聚焦中醫藥學院的發展目標,即以轉化研究和藥物研發為核心目標。第二,參與制定具有引領意義的中醫藥標準化。

  「所謂的轉化,是將臨床當中出現的問題,帶回到實驗室來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又可以應用到臨床,用於臨床治療。中醫藥學院將聚焦的轉化研究及藥物研發集中在骨關節疾病、胃腸疾病、神經退行性病變、腫瘤這四大重點領域。」

2017年5月 參與「天舟一號」太空生命科學研究

  「標準是學科成熟的標誌。沒有標準,也就沒有所謂的學科成熟。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去做一些具體的可以引領中醫藥的標準,比如卞兆祥教授做的中醫藥的臨床報告系統和我們做的中醫藥編碼系統。」

內地最強聯手 共拓中醫藥數據化

  香港生活多年,呂愛平教授認為香港高校與內地合作至關重要。香港的人力資源是弱項,很難形成規模效應,與內地合作是最佳的選擇。內地高校近些年飛速發展,甚至超越了他最初的設想。

  「如同我們正在做的數據化本草綱目這個項目,我們最初做的時候是以中醫藥學院為主,吸引一些數學、計算機方面的人才一起來做。今天,我們發現內地有很多綜合性的大學也開始做這個事情,內地很多醫學、生命科學見長的大學已開始加入這種合作,他們在大數據方面的研究發展比我們能想像快得多。因此,我們想要在激烈的科研競爭中突圍,第一,我們必須要引領某一個方向。這個社會很怪的,你越不引領、越不把握、越往後縮,就越來越不行。」

2013年10月 與湖南大學在香港成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

  「我們必須在特定的領域,做到世界最好。越小越精細的領域,我們的優勢越大。例如在代謝組學、適配子研究、中醫藥臨床試驗規範方面,我們還是具有領先優勢的。」

  「其次,我們要與內地合作,與內地最強的人去合作。只有找到強者合作,才可能實現雙贏。當然,你要找到強者合作,自己必須有實力,合作也是實力的表現。」

2019年3月 中醫藥學院與中山大學藥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在中藥研究方面,內地作為中醫藥發展的源頭,不僅有著深厚的中醫文化積澱,也有著豐富的中醫實踐經驗。而香港卻是一個可以把中醫推向國際化的平台。

  植根香港,與內地開展中醫藥數據化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點,基於表型組學、適配子研究方面的優勢進行中醫藥現代化共同開發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這是未來我們要做的。」

管理者的天才 科學家的素養

  呂愛平教授入職浸大以前身上帶有諸多美麗的光環:他曾佇立潮頭,成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最年輕的所長之一;他也曾馳騁商海,擔任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學術領域,他獨佔鰲頭,被賦予中國中醫藥診治標準化的領軍人物、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治療研究專家的頭銜;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每年「兩會」上,他又慷慨進言,為國家中醫藥的未來發展獻計獻策。在呂愛平教授的身上,既有著科學家的縝密,也有企業家的謀略,更有參政者的遠見。

  對於如何有效地管理與啟動項目,呂愛平教授也是深諳其道。

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教授

  「管理最大的學問是目標要清楚,怎麼能把新人、舊人都往一個目標上面引導是核心。管理也是重要的學問,如果管理不好,組織或者團隊就容易出現麻煩。」

  「當我想要啟動一個事情的時候,通常會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別人不去做?第二,做完這個事情對別人有什麼好處?就如我開始一個研究項目,我通常都會去想,為什麼別人沒有想到?別人都不做,不一定是創新,有可能是一條死路,這條路本來就是不成立的。隨後,我還會想這個項目我做完了以後能給別人帶來什麼好處?讓別人好是核心的核心,也是我處事的哲學理念。」

2016年3月 發現治療女性老年骨質疏鬆症的新靶點

  回顧走過的潛心科研與經營企業之路,呂愛平教授坦言科學家和企業家很難二者兼顧。但在他看來,做大學的管理者,卻可以將二者完美結合。

  「科學家和企業家要融合很難。因為科學家總覺得要創新,要有新意;有些新意的出現或許是一種偶然,科學家們更熱衷於探索偶然後面的必然;但企業家相對來說,更多需要關注的是技術的市場必然性和市場價值。所以我經常說,企業家和科學家想法是蠻多不一樣的,很少有著名的科學家成為著名企業家。」

  「但做大學的管理者卻不同,大學的管理者是一個好的總導演,他必須是一個有著管理者的才能,再加上科學家的素養的人。」

2020年10月 呂愛平教授在浸大為獲得研究資助項目學者舉辦慶功會上分享經驗

  面對中醫藥學院發展的宏韜大計,面對排山倒海做不完的研究課題,呂愛平教授卻似乎愈加從容、淡定。相反,緊張地工作之餘,他更願意花時間研習書法、練習繪畫、風景攝影。

  呂愛平教授笑著和我們說,他現在藝術是「主業」,科研是「副業」。

  如此看來,我們相信——

  藝術界,一位最會做研究的藝術家正冉冉升起。

稿件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KrF7YzYvJ2ed-uUmdu-TA


稿件来源:香港浸会大学微信公众号

部门审核:薛铁瑛

责任编辑:张安然

【关闭】